沈丽侃委员(中)与学生交流。 记者 周丽虹 摄
“只有对接区域产业的专业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出本土化的‘金蓝领’”市政协委员、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沈丽侃说。
从思政课教师到学校副校长、校长,沈丽侃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已辛勤耕耘了20多年,一直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与钦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在她的带领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紧盯钦州乃至北部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特别是化工新材料、海上装备制造等千亿级向海产业,以及坭兴陶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的全面优化,精心打造了精细化工、港口机械、智能设备、坭兴陶等20个专业。
有了与经济发展、项目建设适配度更高的专业,沈丽侃聚焦服务带领开启了一系列对话行业、对接企业,融合产教的探索和实践。她深知,只有让企业参与到教育中来,才能让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沈丽侃告诉记者,学校先后与15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形成了“四共”校企合作新模式,即: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开设课程、共同培育师资。自开设精细化工专业以来,先后与恒逸等20多家化工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为相关企业累计输送1000多名技术骨干。
此外,学校15个专业已组建校企合作班,引进企业导师47名。除了上专业课外,企业导师还给学生上职业规划类课程,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当下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对人才素养方面的需求。
作为市政协委员,沈丽侃始终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积极参政议政,为职业教育发声,撰写了《中国竞彩网:深化产教融合,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提案》,并在政协大会上作《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推进北部湾沿海教育中心建设》发言。
沈丽侃表示,不调研不建言,这些提案和大会发言都是经过深入调研,根据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职业教育和产业、企业之间融合存在的堵点问题所提出来的。“以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其实是融而不合,校企之间有交流合作,但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等这方面的工作是少见的”。
在这些提案和发言中,沈丽侃提出了建立产教融合长效保障机制、消解“融合”堵点;构建多元技能传承培养体系、打造育人高地;打通纵向衔接人才培养通道、培育本地急缺人才以及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沈丽侃的提案得到了相关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化与创新。能够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发出呼吁,通过政协的平台和协商的力量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让沈丽侃尤为开心。她说,将发挥自己“双重”身份作用,继续为职业教育发展,为钦州培养中国竞彩网技艺高超、有现代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而努力。(记者 周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