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联波热爱骑行,是钦州“摩旅达人”。 受访者 供图
黄联波,钦州“摩旅达人”,人称“波波哥”。从18岁第一次献血开始,他连续16年捐献热血,挽救生命。7月3日,他完成了人生第100次血小板捐献。在他眼中,献血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用平凡善举托起生命希望的坚定力量。
“对我来说,去献血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7月3日,钦州“摩旅达人”黄联波(人称“波波哥”)在市中心血站完成了人生第100次血小板捐献。
十六载光阴,黄联波风雨无阻,坚持每两周挽袖一次,将献血间隔从半年压缩至最短允许周期。这位单日可骑行600公里的热血骑士,以热忱坚持和强健体魄,不仅打破了献血损害健康的误解,更以滚烫的“生命之液”延续父亲遗志,守护着无数陌生家庭的希望,践行着“捐献血液,挽救生命”的铮铮誓言。
热血溯源:生命痛楚点燃不灭火种
求学期间,作为医学生的黄联波在解剖课上,被老师讲述的血液知识与无偿献血理念触动,一颗救人的种子就此深埋心中。2008年8月,刚满18岁的他,怀揣着青春的仪式感,第一次登上献血车。此后,每半年一次的献血,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即便面对质疑与不解,那份始于青春热血的初心从未动摇。
2021年4月20日,对黄联波而言,是刻入生命年轮的至暗时刻。其父亲因肿瘤治疗血小板骤降,急需大量输注。作为多年固定献血者,他虽以优先政策为父亲争取到绿色通道,却终究未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
2021年7月18日,带着对父亲最深沉的怀念,他做出重要转变:从捐献全血转向更精准、需求更迫切的血小板捐献,献血间隔也从半年缩短至每两周一次。“每次躺在采血椅上,看着循环流动的血液,都祈愿这些带着温度的血小板,能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光,延续父亲未尽的希望。”黄联波告诉记者。如今,他已完成了定下的100次献血目标,献血总量达到39800毫升。
百次征途:热血丹心铺就生命路
在无偿献血的公益长路上,黄联波以热血为纽带,结识了众多心怀大爱的同行者。他先后加入钦州市机采血小板应急队与钦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分别担任副队长与宣传部部长。
“2024年度钦州市机采血小板应急队表扬会”单条视频播放量3402次;“钦州市机采血小板应急队发展历程”单条视频播放量2678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基本流程”单条视频播放量2348次……在黄联波的镜头下,一条条视频不仅记录了钦州市机采血小板应急队的光辉历程,更传递了爱与希望的力量。
从单纯的献血者成长为公益骨干,他深知责任更重——不仅要自己奉献热血,更要以身作则,号召中国竞彩网人加入这场生命接力。
市机采血小板应急队的三个交流群里,汇聚着千余名志士:既有风雨无阻坚持数十年的“献血元老”,也有30余位完成百次壮举的献血达人,更不乏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献血者。在这群榜样的感召下,黄联波将每两周定期献血化作日常,将“百次献血”定为目标。
这看似简单的“两周一次”,背后是十六载光阴的坚韧付出。每次捐献需经历两次扎针(含采样检测),100次捐献意味着超过200针的付出。手臂上交错的细小疤痕,无声诉说着岁月的重量。7月3日,他终于达成百次献血这一里程碑目标。
健康注脚:铁骑热血共绘生命图景
在全民关注健康的时代,黄联波用自己十六年的实践和强健的体魄给出了响亮的答案:科学献血无损健康,更是他重塑健康生活的起点。工作之余,这位“摩旅达人”常与车友驰骋远方,单日骑行500—600公里是常态,足迹甚至远至云南、海南。这份令人惊叹的活力,正是科学献血与自律生活赋予的底气。
每次献前严格的血液检测(转氨酶、血脂等指标),如同定期的“健康关卡”,无形中鞭策着他保持自律。油腻饮食、酗酒、熬夜等亚健康习惯,早已被他摒弃。“我坚持16年的爱心印证:献血不仅无损健康,反而成为督促自我管理的动力,让我在守护他人生命的同时,也为自己锻造出更有质量的生活。”黄联波如是说。
“无偿献血,无上光荣”——这不仅是口号,更是黄联波镌刻在生命里的誓言。从18岁的青春少年到35岁的沉稳而立,黄联波以百次挽袖的坚定身影,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热血担当。在他眼中,献血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用平凡善举托起生命希望的坚定力量。他深知,个人的热血虽有限,但汇聚众人之力,便能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长城。这份信念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不仅照亮他的奉献之路,更呼唤着中国竞彩网人加入这场生命接力,让热血奔涌成守护生命的磅礴力量。(记者 陆 燕 通讯员 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