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思尚在课堂上讲课。
谢思尚带着学生做物理实验。均 记者 陆 燕 摄
从教22年,他始终以讲台为根、以学生为本,用物理的智慧与师者的温情照亮一届届学子的成长路。他,是学生眼中的“引航灯塔”,也被同事誉为“竞赛金牌导师”。
他,就是钦州市第二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物理教研副组长、备课组长、高一年级(29)班班主任——谢思尚。相继荣获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钦州市先进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的他,所带班级更屡获自治区及市级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称号。
教学有方:思维激荡的“物理场”
“要怎么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关注位移,还是综合考虑时间、方向?”9月8日上午,钦州市第二中学高一(29)班教室里,谢思尚老师正以循循善诱的声音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数据。
在谢思尚的巧妙引导下,课堂渐入佳境,学生们纷纷举手互动,思维碰撞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潘锡德说:“物理课原本容易让人觉得枯燥,但谢老师用幽默的方式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思考中收获知识。”
投身教育行业以来,谢思尚始终坚信:教师要做的不是灌输结论,而是铺设思维的路径。为此,他擅长通过生活情境和精准提问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比喻、肢体语言及多模态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讲解得生动易懂。他推行“问题链+模型构建”双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推导与表达,使物理课不仅是应试的阶梯,更是思维训练的体操。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常沉浸于物理的逻辑之美,逐步养成严谨表达与多维思考的习惯。谢思尚主导构建“基础—能力—素养”三级复习模型,编写《高中物理模型》《高考物理增分宝典》等校本资料,已成为多届学生攻克物理的“利器”,也被市内多所学校借鉴采用;他牵头完成的《“活力+”课程:物理语文学科融合的校本实践》还获评为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秀案例。许多学生因他爱上物理、选择物理。
因教学成效突出,谢思尚荣获2021—2022学年度钦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并多次被评为钦州市先进班主任、科研先进工作者。
实践有成:探索求真的“实验课”
物理实验室中,打点计时器有规律地作响。谢思尚穿行于实验台间,不时俯身指导、向学生提问:“纸带上这几个点的间距说明什么?速度变化是否均匀?”他鼓励学生不仅“做”实验,更要“懂”实验。
学生覃浩轩说:“谢老师带我们做实验特别注重细节和原理,做完不是只知道结果,而是明白为什么。”一直以来,谢思尚秉承“动手即动脑”的理念,坚持利用课余和晚间开放实验室,带领学生进行重复训练和自主设计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为物理竞赛选手量身定制强化课程,提供系统指导。今年,他指导的学生张梓惟荣获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二等奖,实现了学校乃至钦州市在该项赛事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竞赛成绩显著,使得谢思尚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其反哺日常教学。他将“模型构建”“多维解题”等竞赛思维迁移到高考培优中,形成“以赛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循环。
谢思尚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项目《面向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协同培养的科创教育12年探索》,在今年荣获钦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不仅用爱心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更开辟了他们全面发展的成才路径!”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银牌获得者、市第二中学毕业生、北京大学大一新生张梓惟的父亲张松深有感触地说。
钦州市第二中学校长陈创兵给予高度评价:“谢思尚老师勤恳敬业、政治坚定、师德高尚,20多年来潜心育人,培养了多名清北学生,实现学科竞赛国家级突破,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我校教师的优秀典范。”
引领团队:薪火传承的“领航者”
作为物理教研副组长和备课组长,谢思尚高度重视团队共建与青年教师培养,积极推行“微教研+专题攻坚”双机制,每周组织集体备课、每月开展示范课与课题研讨,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近三年来,他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团队共承担市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论文6篇,开发校本教材2部,逐步形成“老带新、强带弱、党带群”的良好生态。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谢思尚指导的廖玉颖、蒙加继等多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竞赛和精品课遴选中屡获佳绩。其中,蒙加继老师执教的《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认证,实现了学校在该领域的历史性突破。
因在团队建设中的卓越贡献,谢思尚被评为该校德育先进个人,并带领物理教研组多次获评校级“师德建设先进团队”。期间,他还多次参加区域教学交流活动并作专题报告,今年6月,还前往广西边境地区开展结对帮扶,作《物理学科尖子生培养》专题讲座,将“高考竞赛双培优”模式辐射推广至更远地区。
物理教师廖玉颖说:“加入谢老师的教研团队三年来,不管在物理教学还是班级管理方面,都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他常常早到晚退,即便专业扎实,仍坚持学习新知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谢老师有丰富的班主任经验,我希望能深入学习班级管理方法,并在他的指导下提升奥赛课程的专业教学能力。”青年教师梁文静告诉记者。
“从教20多年,我认为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会爱学生。只有爱生如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其次,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最后,要虚心学习,乐于分享教学成果并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谢思尚笑着说。
讲台廿二载,谢思尚以物理为媒,以课堂为基,以师者为志。他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思维的点燃者、成长的守护者和教育的传承者。正如他所说:“教育的力量,源于热爱,成于坚守,终于信仰。”而这,正是一位模范教师最真实的写照。(记者 陆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