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鱼书院古韵悠长的校园中,总有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十二年来,他穿梭于教室、实验室与学生宿舍之间,用青春与坚守诠释着一名乡村特岗教师的初心。他就是曾获钦州市信息化教育先进个人、钦北区优秀特岗教师、优秀教练员及校级先进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的钦州市小董中学的物理教师卜业佳。
暖心守护:用爱连接教育的“电路”
“教育不仅是教电路图,更要接通孩子们的情感回路。”作为一名班主任,卜业佳始终相信,教育的核心不仅在知识传递,更在于心灵守护。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放着一本《学生成长档案》,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学习状态与情绪变化等情况。
在担任初(127)班班主任时,曾有一位叫小潘的学生,总是躲在人群之后,沉默寡言。卜业佳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孤独,便特意在班上设置“物理小助手”一职,请他管理实验器材,并在每次任务完成后真诚地给予鼓励。“他是一个需要被欣赏的孩子。”卜业佳说。
卜业佳倡导“民主和谐”的班级文化,用欣赏点亮每一个孩子的闪光时刻。他组织“优势博览会”,让学生互相记录彼此的成长瞬间;他用“肯定+建议+期待”的方式批改作业;设立“优点树洞墙”,匿名记录教师的暖心细节……这种双向的情感流动,极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毕业生黄小芳曾在留言册上写道:“卜老师的办公室永远为我们亮着灯,那里有解不完的物理题,也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2025年高考复习阶段,面对学生的焦虑情绪,卜业佳组织心理游戏、开展“国王的游戏”、课前集体听歌三分钟等活动,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释放压力。教师节那天,学生在留言本上写道:“卜老师,教师节快乐!我们爱您。您的课堂很精彩,让我们每天都充满期待。”
竞赛突围:用代码打开科学新窗
在乡村中学开展竞赛辅导实属不易,学生动力不足、家长认知有限、信息资源匮乏……但卜业佳没有退缩。自2017年起,他主动承担起学生编程竞赛辅导工作。
2023年广西中小学生程序设计挑战赛启动后,卜业佳与科技团队教师迅速制定梯度教学方案:从“Hello World”起步,用生活案例讲解变量与函数,用俄罗斯套娃演示递归,用开关灯解释条件分支。每晚三节编程课自由参与,让学生自主协调文化课与备赛,这种“自主性”成为进步的关键。
他始终践行“编程即思维”的理念,在机房开辟代码实验室,鼓励学生用调试程序的方法分析错题。“屏幕上的是代码,屏幕后的是思维。”卜业佳说。一学期沉浸式训练、300多道算法题锤炼,让学生真正将计算思维融入日常——有人用“循环思想”规划值日,有人用“函数思维”拆解运动会筹备,还有学生用单片机结合AI实现手机控制教室电灯。最终,学校指导的23名学生中,3人获市级一等奖,20人获二等奖,4人在省级比赛中斩获一、三等奖。六年来,他带领团队累计获得科技竞赛奖项40余项。
卜业佳始终坚持“以赛促学”,将竞赛中的创新思维融入日常教学。他在课堂上增设“科创微论坛”,让参赛学生分享备赛故事;开发“物理创客” 校本课程,指导学生设计实用小发明。“竞赛不是目的,而是让孩子们看到,物理不仅是课本上的公式,更是改变生活的力量。”卜业佳说。
科研创新:让物理课堂“动”起来
“教育不是独奏,是交响乐。”作为物理学科骨干教师,卜业佳格外重视团队协作。他和科组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与课题攻关,共同探索农村学校物理教学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在教学实践中,他发现农村学生常难以抓住题目关键、缺乏对物理现象的直观认知、无法有效链接知识与实际等问题。为此,他将心理学游戏“什么东西不见了”引入课堂,强化学生对已知条件的记忆;提出“利用动画制作技术优化物理教学”的课题,通过力学分析、电磁场模拟等动态可视化方式,让抽象物理过程“看得见”。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卜业佳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向团队成员分享动画制作的技巧和经验。同时,他还组织团队成员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将动画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我在动画制作和教学应用方面缺乏经验,卜老师就手把手教我。从动画软件的基础操作,到如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动画脚本,再到如何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动画辅助教学,一步步指导我成长。”团队李老师说。
在他的推动下,学校物理科研团队迅速成长:5人在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3项课题获市级立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团队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
十二年春秋更迭,卜业佳用智慧与热忱书写着一曲乡村教育者的赞歌。他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让每一个乡村学子在爱与智慧的滋养中成长,走向更明亮的未来。(孙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