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福气。张红葵 胡宗薇 摄
为了关爱残疾学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近日,“非遗之美,共迎新春”——灵山县2025年关爱残疾儿童庆元旦迎新春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在灵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灵山县文明办主办,灵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灵山县残疾人联合会承办。
开场舞《非遗里的中国年》在师生们共同演绎下,展示了我国剪纸艺术、对联、贴幅等春节非物质文化和习俗的独特魅力,而孩童们一起跳绳,跳皮筋的场面,更让同学们感受到浓浓的,充满欢乐、祥和的喜庆年味。
集福字,寻非遗。随后开展逛庙会游园活动,更是让同学们感受到逛庙会的热闹场面。贴百福、挑灯笼、蒙眼“摸福”、年年有“鱼”等一个个趣味横生、充满祝福韵味的游园活动,让师生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写对联、剪窗花等非遗展示及体验摊位,更是吸引了师生们跃跃欲试,亲自体验一笔一划写春联,一折一剪剪窗花的乐趣,感受我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灵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一直秉承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依托多元的活动育人路径,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各类实践活动之中。此次“非遗之美,共迎新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便是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不仅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爱国之情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传承热情,为培养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许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