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粒红得发紫的杨梅。
茶农展示传统工艺焙制的茶叶。
养胃爽口的猴头菇。
高端野生食用菌赤松茸。
摄制组在拍摄优质农产品。融媒体记者 刘宇翔 摄
原生态无添加的席窖活酒。融媒体记者 石华平 摄
开栏语: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钦州新闻传媒中心推出“一村一品”钦农人计划,发现家乡好产品,扶持家乡代言人,助销农产品,惠及千万家。
钦州日报今日起开设“‘一村一品’钦农人”专栏,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挖掘一批“养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报道新农人创业的感人故事,敬请期待!
(融媒体记者 李香晖 刘宇翔 石华平 李书文 黄炳霖)“味鲜爽脆的赤松茸、开胃酸爽的柠檬、传统工艺的酸梅、回味甘甜的农家茶、原生态无添加的杨梅酒……灵山县太平镇山清水秀,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我为太平镇农副产品代言,欢迎广大客商前来采购。”这是灵山县太平镇镇长宁朝新为该镇代言的一幕。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四轮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壮产业、美乡村”,钦州新闻传媒中心通过“网格扎根铸魂工程”“钦州威——农家游项目”,按照“新闻+农产品基地+商城”的运营模式,推出“一村一品”钦农人计划。旗下融媒体记者在深入各村屯采写新闻的同时,挖掘“养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并帮助农户在网上商城销售这些农产品,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5月10日,记者闻香来到了太平镇九冬村,只见连绵起伏的山坡上,满山遍野挂满一粒粒红得发紫的杨梅。近年来,九冬村积极发展杨梅种植,目前种植面积333公顷,有叶下藏、大红梅、三圩早、大冬槐、白梅、九里香等12个品种,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初成熟,每年这个时节,都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特别是,太平镇重视杨梅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导村民种植杨梅、酿制杨梅酒,现在杨梅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让人没想到的是,原产于东北的赤松茸,在太平镇也可以种植了。当天,记者一行走进太平镇赤松茸种植基地,阵阵菌香扑鼻而来,几个工人正忙着打包、分装赤松茸和猴头菇,这批“尖货”将要通过物流快递发到下单的“吃货”手中……近年来,太平镇引进食用菌企业,与全镇30个村(社区)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赤松茸、猴头菇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沉淀的精华。近日,市人民政府公布《钦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太平镇酸梅制作技艺榜上有名。“酸梅是一种无农药残留、无公害的绿色生态水果,它不但有药用价值,也是人们生活所需的好食材和配料,每年都吸引广东、福建等地客商蜂拥抢购。我制作酸梅已有30余年历史,手艺是我父辈传下来的。酸梅要经过三蒸三晒,再密封于瓦缸之中,两三年出胶后食用最美味。”灵山县太平镇酸梅腌制技艺代表黄仕积介绍。
近年来,太平镇积极开发具有钦州特色的农业品牌,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赤松茸、杨梅、酸梅、茶叶等实现规模化种植,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据悉,太平镇的特色产品赤松茸、猴头菇、腌制酸梅、杨梅酒、腐竹等特色农产品已经在“有福有财”商城上架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