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 生 通讯员 陈巧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璀璨明珠,市第十六中学积极打造“非遗在校园”特色项目,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其中,竹编课程以其独特魅力,成为校园亮丽风景,深受师生喜爱。
竹编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市第十六中学引入该课程,旨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感受传统手工艺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学校精心开设专业竹编兴趣课。从选材、破竹、去节,到劈篾、分层、编织,每个环节老师都细致讲解示范。学生在指导下逐步掌握基本技巧,开启创作之旅。
课程实践中,学生展现出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编织出造型别致、充满生活气息的实用物品,如精巧的收纳篮、雅致的笔筒、别具一格的杯垫及富有童趣的小动物摆件。这些结构精巧、编织细腻的作品,体现了对传统技艺的理解与运用,将古朴竹韵融入校园生活。这些凝聚学生心血的竹编作品,已成为校园文化亮色。
竹编课程的开展,不仅让学生掌握一门传统技艺,更培养了耐心、细心和创造力。专注于编织的每个细节,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学习习惯养成有积极影响。市第十六中学“非遗在校园”项目,特别是竹编课程实践成效显著,让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为学生打开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实现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