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大学生与孩子们同上绘画课。 记者 陆 燕 摄
(记者 陆 燕)7月24日,钦南区那丽镇土地田村村委会一改往日的宁静,屋内书声琅琅,操场上欢声笑语不断。为解决村内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题,由村党总支部精心策划、村团支部全力协助的留守儿童暑期看护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创新采用“学习+兴趣+安全”三维托管模式,为数十名父母在外务工的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当天上午,在绘画课上,孩子们兴奋地跟随返乡大学生,挥舞着手中五彩斑斓的画笔,在一张张白纸上描绘出创意满满的树屋图;在坭兴陶体验课上,他们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身旁,仔细观察其如何用锋利的刻刀在陶坯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坭兴陶的魅力;在安全教育班会上,来自派出所的民警、游泳协会的教练以及镇消防站的消防员化身教师,向孩子们普及交通安全、反诈禁毒、防溺水及火灾自救等实用知识。
活动中,孩子们在每一位“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知识要点,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我爸妈经常不在家,一个人在家也无聊。但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认识新老师和同学,我觉得特别开心。”邓东妹笑着说。
“孩子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我们年纪又大,放假了很担心他们私自外出游泳玩水,发生意外。村委设立的这个托管班,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孩子放假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现在有了托管班,既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又能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希望托管班能长期办下去。”“把孩子交给村里照顾,我们非常放心。”暑期托管班的开设,赢得了众多村民的交口称赞。
“针对暑期中小学生面临的防溺水、交通安全等问题,以及留守儿童存在的‘看护难’和‘教育缺位’困境,我们积极探索并实践了以党建引领、发挥村党支部作用的新模式。”钦南区那丽镇党委书记黄旭雲介绍,“同时,我们充分利用返乡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包括作业辅导、兴趣拓展和安全教育在内的‘家门口’托管服务。这样不仅能减轻家长和老人的负担,还有助于解决‘一老一小’的社会难题。土地田村作为我镇的第一个试点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村委逐步推广这一模式。群众事无小事,我们将一如既往用心用情,切实为民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