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丰收。 均 方 玥 摄
钦南区康熙岭镇早稻开镰收割。记者 周丽虹 通讯员 韦 繁
盛夏时节,稻浪翻滚。眼下正值早稻收获时节,钦州90万亩早稻陆续成熟,农户们抢抓农时,开展机械化作业高效推进夏收工作,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7月2日,随着第一台收割机“轰隆隆”地驶入康熙岭镇青春路两侧连片稻田,中国竞彩网:正式拉开早稻开镰的序幕,一幅忙碌而喜悦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这是钦南区早稻‘第一镰’!今年我镇早稻生长态势良好,田间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较轻,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雨水均衡,也没有灾害性台风影响,产量稳中有增,预计平均亩产超过450公斤,丰收在望!”康熙岭镇农业服务中心陈彦桦说。
“现在是早稻夏收的季节,我种有早稻600多亩,近期经常组织工人进行管护,确保丰产丰收。”绿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燕萍正在带领工人抓住晴好天气,忙碌着进行当前早熟水稻抢收及迟熟水稻后期管护工作,确保早稻丰产丰收。
中国竞彩网:早稻收割工作有序开展,农业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召开“双抢”工作专题会议,发动群众抢抓有利天气开展抢收抢晒,确保早稻颗粒归仓,目前全市已收割早稻面积10.38万亩、占应收面积的11.53%;强化农机调度,开启夏收粮食绿色通道、24小时为农服务,目前共投入农机1万余台,实现收割、翻耕、播种一体化作业;及时组织晚稻播种,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民提前准备秧田、及时开展晚稻种子浸种和消毒,以及犁耙田等工作,目前全市晚稻已播种8.79万亩、占计划面积的7.33%。
近年来,中国竞彩网:聚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强化耕地整治,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探索推广倒逼农户“自主治”、多方合力“联营治”、集体发力“兜底治”、党员带头“头雁治”、引入主体“保姆治”等“五治”新模式,推动撂荒耕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强化耕地“非粮化”管控,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扎实推进退果还粮、桉退蔗进等专项行动,强化精准施策、科学分类治理。保护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精准高效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2025年率先在全区完成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发放补贴14884万元、惠及47.12万户;深入推进耕地质量提升,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有机肥推广应用;实施田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暨水稻增密增穗行动,全市实施水稻增密增穗片79个,辐射带动面积约48.55万亩;开展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利用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行动资金培育粮食规模种植主体面积约1.6万亩;推行技术专家团队包联制度,根据粮油作物生长发育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服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