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演员把移风易俗元素融入表演中。
志愿服务队在公益电影放映现场向群众普及移风易俗相关知识。 均黄建昌 摄
今年以来,浦北县北通镇积极破解移风易俗传统宣传形式单一、效能不足等问题,全面开启“移风易俗+”宣传模式,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公益电影”“移风易俗+文艺汇演”“移风易俗+传统新韵”等系列活动,让移风易俗宣传“有声有色”、文明生活倡导“有滋有味”。
好戏开场 文明预热
7月2日晚,在北通镇那新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开始前,北通镇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组织了一场电影放映前的预热活动。
“我们的彩礼倡导标准是多少”“家里婚丧嫁娶宴席提倡摆几桌”“参加婚礼提倡给多少礼金”……随着志愿者将问题接二连三抛出,现场观众积极踊跃举手抢答。
“彩礼倡导标准是2万元以内”“婚丧嫁娶宴席提倡15桌以内”“礼金提倡100元以内”……在嘈杂的抢答声中,还不时出现几个稚嫩但又坚定的声音,在志愿者、老师、家长的多次讲解下,已经将《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内容深深镌刻在脑海里的儿童们也纷纷上台抢答。
北通镇把观看移风易俗宣传片和有奖竞答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固定“开场式”,群众看宣传片、踊跃抢答的场景在公益电影放映、文艺下乡、“文明奇妙夜”等活动现场不断上演,移风易俗宣传成了群众文化生活的“第一环节”和“热身运动”,在“问与答”和“娱与教”之间,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据悉,这样的有奖竞答方式让移风易俗宣传说教淡了、群众参与性强了。
原创发力 热度攀升
今年以来,北通镇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文艺汇演”模式,组织20多支乡村文艺队、民间文艺团体,创作一批以“改陋习、扬新风”为主题的“三句半”、小品、广场舞等文艺作品,用最接地气、最具新意的表演方法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把文明新风吹到群众心坎里。
“我们的上联是文明实践春常在,下联是志愿服务树新风。观众朋友们,让我们喜事新办‘刷’新风、丧事简办‘俭’示范、培育家风‘传’美德!”在2025年“文明奇妙夜”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中,杂技演员翻滚腾挪间,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副文明对联,让观众看得既过瘾又深受教育。
此外,北通镇各村文艺队还在岭头节、道德超市等本土文化元素中汲取创作灵感,融入原创作品中,让移风易俗宣传更接地气、更有乡土味。“小宴过大节,文明庆丰收”“文明实践攒积分,道德超市办年货”“‘拉黑约定’要严守,红白喜事有人帮”,一句句既反映群众生活日常又极具教育意义的台词在观众中掀起热烈反响,观众们纷纷表示,在表演中看到了自己参与文明实践的影子。
传统新韵 唱响新风
今年以来,北通镇紧紧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传承与新风尚同行”系列活动,倡导节俭过节,反对攀比浪费,抵制封建迷信活动,让文明过节蔚然成风。
“今年元宵节、端午节,我们村组织了志愿服务队、热心村民一起包汤圆、包粽子,打包送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家中,给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这样的活动,北通镇佛新村已经持续多年,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让我们的节日越来越有滋味。
值得一提的是,北通镇还以广西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岭头题材微短剧《不顾一切去爱你》开播为契机,组织跳岭头团队改编剧本,把乡风文明建设成果融入跳岭头表演中,用传承近500年的非遗民俗唱响移风易俗新乐章。石祖禅茶园负责人李艺表示,“作为《不顾一切去爱你》的取景拍摄地之一,石祖禅茶园主动邀请本地跳岭头团队到景区巡演,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研学团队展示传统非遗与文明新风碰撞产生的‘新火花’,让移风易俗既有岁月韵味又有潮流新意。”(黄建昌)